深藏不露
UID122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082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王磊对此专辑的评价: 此辑CD的音乐可以说是典型的“标题音乐”,与激情澎湃的故事对应,更是声与美的合奏。边听音乐边回味故事的情绪,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辛小玲 著名胡琴演奏家。1994年任香港中乐团高胡首席至今。于2004年荣获第三十二届香港十大杰出青年。辛氏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亦为华夏音乐促进会及中国音乐专业教育中心之音乐总监。六岁开始随父亲学习二胡,1982年获香港艺术节大奖。 1984年入读香港演艺学院。在校期间,获“院长奖学金”及“香港麦理浩夫人奖学金”。1987年应香港中乐团邀请演奏二胡协奏曲《新婚别》,1988年以第一名高级优异成绩毕业,随即考入香港中乐团。1989年是第一位以攻读音乐而考获“尤德爵士纪念基金”奖学金之学生;辛氏决定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深造,以各科优异的成绩取得学士学位。于1991年在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国际二胡比赛中获演奏奖。 多年来辛小玲除在香港各大会堂举办专场音乐会外,1988年应邀参加意大利艺术节开幕及闭幕典礼演出。1989年更于北京音乐厅举行由中央民族乐团伴奏之二胡专场音乐会,该晚演出受到国内音乐家一致好评,并获中央电视台转播;同年又应“台北市传统艺术季”邀请演出。1991年于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办前所未有的中西合壁协奏音乐会,圆满成功,并获音乐界一致赞赏。辛氏亦多次应邀请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演出。 辛小玲对此专辑的评价: 能扣人心弦的音乐都是好的音乐。小时候,每晚守着电视追看金庸系列电视剧集是我的一项重要节目。这张专辑集中了大部分金庸的电视剧音乐,对我来说它具有特别的感悟和意义,我更为我们香港作曲家能谱写这么好的音乐而骄傲。 朱文昌 现任香港中乐团笛子助理首席。华夏音乐促进会副主席、香港竹笛学会会长及中国管乐协会会员。1968年开始研习音乐,1969年加入新加坡青年华乐团,1976年担任新加坡人们协会华乐团乐师,曾随团至香港参加第一届亚洲艺术节。 自1979年受聘于香港中乐团后,朱氏曾随团至中国大陆、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美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演出。他亦经常应邀以客席独奏家身份为其他乐团演奏,包括台北市立国乐团、宏光国乐团、新加坡全国职总工会国乐团、新加坡青年华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1982年他与另外两名团员同台演出“管乐之夜”音乐会。 朱氏尤擅长演奏梆笛,高音吹奏轻松自如,指法及吐音灵活娴熟,气息恰到好处,曾为多间电视台、广告、电影及唱片公司等录音。1995年为雨果唱片录制《春山采茶》笛子专辑,1997年与香港小交响乐团合作录制施咏康交响诗《黄鹤的故事》,并改编 华第《四季》为中乐版。 朱文昌对此专辑的评价: 金庸的小说曾陪伴我们成长,有关的剧集深入每一个家庭。很高兴参与此次录音,专辑里优美动听的旋律,让我们重温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 葛继力 著名唢呐、管子演奏家。葛继力最擅长演奏各种唢呐、管子、双管、筚篥和民间传统的吹奏技巧,是北派管乐的演奏家。 葛氏于1987年加入香港中乐团。以演奏民乐《打枣》获香港作曲家协会奖,并多次参加全国和中南地区、羊城音乐会举办的音乐比赛、文艺汇演,屡获殊荣。 葛氏技术全面,感情深挚。传媒及乐评称誉“其管子独奏甚具感染力,非常迷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全面性实力派演奏家、杰出的中乐人才。” 葛继力对此专辑的评价: 这是一张雅俗共赏,中西结合的值得收藏的音乐精品。管弦乐队加上中西独奏乐器衬托出优美的旋律,但又不失澎湃的气势;录制过程中,对音色的调配及音乐的处理都非常细致和严谨 。
大量香港专业媒体及刋物一致好评: - 家传户晓的电视金曲遇上一流编曲,还有一流的演奏家,听了谁不动容… 香港「Hi Fi Review」音乐版主编刘志刚先生 - 从「万水千山纵横」开始直至「菊花泪」完结,十多套金庸作品电视剧的片段随着熟悉的音乐在脑海里重现,令我感受良多。 香港「音响技术」大草先生 - 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包括多首脍炙人口的主题音乐,由中西乐名家倾情演出演绎动人,音效卓越,成为一张必听的CD… 香港「发烧音响」主编陈煐光先生 - HI-FI音效的录音制作,精湛技艺的演绎阵容,再现金庸经典影视音乐的神髓,带你重温武林侠士的傲骨柔情,一张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发烧唱片。 陈立先生《高保真音响》 - 不难发现一些高收视率的电视剧集,主题曲往往都是被唱至街知巷闻无人不晓的… 王天林先生 - 首位拍摄金庸电视剧集资深监制、导演 - 以正统管弦乐形式演奏金庸电视剧主题音乐及插曲,具气势之时亦具格调。 香港「明报周刋」音乐评论谭杰宏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