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挽救传统文化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有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发现了这已经遗失数百年的文化珍宝,并希望对汉族传统服饰———汉服的推广,逐步复兴汉服背后所蕴藏的汉族传统文化,其中包括汉礼、汉律、汉舞。这些人自发组织在一起,他们创办了自己的网站,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一些聚会和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推广汉服。
(实在抱歉,因为这类内容实在是太多,所以只能摘一点,请见谅)以下的是小部分摘录: 责任:推动汉服兴起 姚渊是这次活动的总策划人,平时他在上海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营销策划,业余时间几乎全部用于“汉未央”网站的管理和汉服的推广。大学里他主修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毕业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记者,曾经是“汉服运动”的极力提倡者,现在,他和周围的一群汉服迷们成了“汉服运动”的推动者。 记者:你们举办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姚渊:通过不断的活动,不断有人加入,不断吸引更多有资源有能力的人加入,汉服的影响力就扩大了,当然汉服只是一方面,还有汉礼等更多民族传统文化中被湮没的部分。 记者:那更深远的诉求又是什么呢? 姚渊:礼仪、礼乐的复兴,是我们在汉服之后更远的诉求,更长远的目的,是重新提倡汉人的精神、道德、文明水准。 记者:来参加活动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都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参加这样的活动的? 姚渊:有在校大学生,也有工作了的白领,普遍都具有高学历,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至于为什么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想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和我一样的诉求,但喜爱和愿意继承发展汉文明的意愿是相同的。 记者:你认为韩服的流行会对汉服造成什么影响呢? 姚渊:一,韩服的流行,会刺激国内的汉意识觉醒,在一部分人流行穿韩服的同时,也会有一部分人会诉求汉人的民族服装;二,韩服和汉服是一个系统,韩服就是从汉服演变过去的,所以韩服的流行,实际上为汉服的流行开辟了道路,能接受韩服的人,也就能接受汉服。两个因素相加,对汉服就很有利。我们打算以后每个月办一次这样的活动,每次活动的主题各不相同,但都会以汉服为基础。 喜欢:因为好奇开始 应维俏是姚渊的得力助手,她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现在是一名律师。和别的新潮女性一样,她也喜欢逛百货商场,也喜欢流行歌曲,同时,她对汉服也有着很深厚的兴趣。然而,一开始吸引她加入汉服运动的,仅仅是因为好奇。 记者:听说你是因为好奇而加入汉服运动的? 应维俏:是啊,一开始是觉得好奇,知道有一群人在做这样的事,想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自己从小就比较喜欢古典的东西,特别羡慕电视上的古装美女,所以也是完全猎奇的态度吧。不过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因为真正喜欢。 记者:参加这种活动有什么收获? 应维俏: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业余生活比较丰富,学到了很多东西。 记者:你觉得穿汉服的深层诉求是什么? 应维俏:应该是一种民族文化复兴的渴望吧,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这些美的东西不应该湮没在历史中。 记者:有一种民族情结在里面? 应维俏:嗯,我觉得这种情结是与生俱来的,不过除了民族情结以外,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非常博大精深,会吸引人不由自主地去靠近它,了解它。 姚渊和他的汉未央成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有一天汉服能够流行起来,重拾汉族五千年服饰文化,并以此为切入口,找到我们自清以来逐渐丧失的民族文化传统。姚渊说:“我们复兴的绝不只是一件衣裳,这只是最表象的东西,我们复兴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文明!”
晨报实习记者 李岚峰
专家声音 顾晓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汉服狭义上指汉朝的服装,广义上则指中华民族的服装。汉服可以看成是中国传统哲学和养身哲学的表征,不论从设计还是用料来看,都和中国传统医学、哲学有很深的关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符号。当前热衷于汉服的多数是高学历的白领,相比其他人群,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更多的反思,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当然不仅仅包括汉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的行为可以代表新时代部分青年的文化自觉。 详细请到“汉未央”网站或“汉服吧”看看。 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胞请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