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侠欧阳春》与世俗文艺之末流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883

帖子

1883

积分

深藏不露

Rank: 27Rank: 27Rank: 27

UID
87
精华
0
金币
0
贡献
0
银币
2108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3 16: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了电影《北侠欧阳春》,本以为是个精彩的新编传统作品,可是看了以后得出结论:纯粹是以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前身)的人物名称来敷衍毫不相关的新编武侠怪事。

     在晚清侠义公案通俗说部中赫赫有名的“紫髯伯”(借用评书大师单老师的话说是:紫胖子)欧阳北侠是与北宋南侠展昭以及大五义(“五鼠”)、丁氏双侠等英豪在江湖上齐名的,并且很有威望,由于谨慎不张扬,还曾一度被一位年轻侠客视为徒有虚名。影片中的欧阳春成了年轻的侠士,还留着近似于东洋武士那样的头型,不蓄须,挺有赵云、常遇春、花荣的英雄气概,但怎么看也不像是北侠。北侠成了平定一个阴谋登基的王爷叛乱的有功人物。影片中有人说包拯是文曲星下凡.文曲包公、武曲狄青之说的确在古时有过,但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宋仁宗时期绝对不可能把当时的包龙图和民族英雄狄青说成星君下凡,那会是很荒唐的。

而且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占了主要部分。欧阳春和庞太师女儿挺熟悉,这我还真没听说过。庞太师为女儿招亲时,舞台上竟表演京剧,京戏可是在清代才逐渐形成的啊,宋朝人再有眼福也不可能观赏到国剧。而且演的是孙大圣与一位红衣女将大战,明代神话小说人物美猴王的完整戏曲舞台形象也不可能出现在宋代,尽管西天取经的故事并不是明朝才有的。更出彩而无奈的地方在下一环节,居然出现了“武二郎”武松的戏曲舞台形象,而且有模有样地哼唱当代流行歌曲(用此音乐曲调配以“新”歌词).水浒寨人物武行者的故事当时不可能有,梁山好汉宋江聚义的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期,三侠五义的故事的背景是宋仁宗时期,那时宋徽宗还没出世呢。所以这样的情节的确令人哭笑不得。

关于出现的武林门派。其实在古典通俗侠义公案小说中,是没有“武林”这一说法的,武林之称一般都出现在民国以后的各式各样的武打书里。古代近代传统侠义小说中一般都是说“绿林”人物如何如何。影片中有“武林高手”这样的名词。出现了少林寺僧众,欧阳春的妹子在峨眉山跟佛家师太学剑,欧阳春父亲成了“天下第一剑”欧阳雄。而且还出现了武当派、峨嵋派、昆仑派、丐帮帮主等不可能在《三侠五义》、《小五义》等书中出现的名词。

《三侠五义》、《彭公案》、《施公案》、《永庆升平》、讲侠女十三妹故事的《儿女英雄传》、讲方世玉故事的《圣朝鼎盛万年青》、《小八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等侠义或公案小说,可以归为“武侠”范畴,但是,这都是传统文艺作品,与现代、当代武侠小说是不同的,我认为最好不要借用传统小说人物之名称编造具有当代武打书特徵的人物故事。曾有个电影《五鼠闹东京》,有不少调侃、打趣甚至“戏说”成分,但总体来说还是把原书中的相关人物和故事表现的像那么一回事,而不是与古典名著几乎不相关。再对比一下热映的《投名状》,那部影片表现的场面宏大、主题鲜明,具有浓厚的古典传统文艺特色。我觉得《北侠欧阳春》用“戏说北侠”可能更恰当。

0

主题

4

帖子

4

积分

初入江湖

Rank: 6Rank: 6

UID
28742
精华
0
金币
0
贡献
0
银币
4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3-27
沙发
发表于 2019-5-3 16:35:3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听听《后续小五义》《白眉大侠》和刘浩鹏《再续小五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