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藏不露
UID121
精华0
金币0
贡献0
银币2084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16
|
些缺乏想象的表现,如“一窝蜂”,赶潮流,大搞重复建设,不断出现这个
热,那个热等等。但中华民族有如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始终处在活跃
多变的历史进程之中,其想象力是不会衰退的。还珠楼主就是近代人,他在
小说中所表现的想象力非常富有中国特色,而其活跃程度则在世界文学创作
中是罕见的。我从还珠楼主的想象力发挥模式中,常常想到,还珠楼主幼有
“神童”之称,得过县里颁发的“神童匾”;因此,想象力的高下也许与天
生的神经生理因素有关,但这决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有两个字,一曰练,二
曰逼。还珠楼主的人生历练(包括文化学习和生活阅历)可谓丰富;他后来
迫于生计而以笔耕为业,并在剑侠小说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了发
挥想象力的广阔天地。他的创作始于1930年末,终于1961年初,中间因种
种原因而停笔,实际创作时间只有二十多年,却写出了四十部小说,数十个
剧本和少量诗文,总数超过两千万字。由此可见,“逼”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古人说:“文穷而后工”,而文要称得上“工”(精巧)就离不开想象力
的高度发挥;可见“穷”(处于逆境而有压力)也是发挥想象力的重要驱动
因素,在受“逼”的情况下发挥想象,还总是为了取得某中成果;这就又与
耽于想象而大作“白日梦”的情况极为不同。现在中国的“神童”不可胜数
,再处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下,“练”,“逼”二字对每个成长中的人
来说,都已有现实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想象力将大大发挥,大放异
彩,这是完全可以预期于跨世纪后的峥嵘岁月的。
侯公,沈公,都很擅长写文章,我曾同他们谈及小说的文采和词汇等问题,
这两位老友不约而同的指出,中国的作家和文人,要说掌握词汇的丰富,恐
怕没有人能与还珠楼主想比。沈公说,研究文学的人都 称赞莎士比亚词汇丰
富,还珠楼主恐怕不输与他,这特别表现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正因为掌握
词汇极其丰富,所以能曲尽姿致,富有色彩和声势。侯公则转述其老师的话
,认为还珠楼主必精于辞赋骈文,所以能掌握如此大量的词汇。他对书中一
些重要景色的描写,就其铺叙丰足来看,是与辞赋的作风一脉相承的。我认
为,掌握大量词汇也与还珠楼主的丰富想象很有关系。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
看,在个体的记忆积累中,表象总是和语言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而想象
活动则是在大脑中调动记忆表象,进行分解综合、组合或熔铸成新形象的过
程,这一过程也是得到“内部言语”和词汇记忆的提示、指导与催化的。所
以还珠楼主擅于想象的确是与他掌握词汇、富有语言素养分不开的。从想象
与语言的紧密关系中也可以看出,想象力的提高主要靠后天学习,是学习和
锻炼出来的。
我和侯公最后一次谈话恰恰也与还珠楼主的小说有关。那是在八十年代后期
,他说已看过金庸的多部小说,很有兴趣;出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很吸引
人之外,其中还有比较厚实的文化意味。接着他又谈到金庸与还珠楼主的比
较,认为就小说构思的完整性以及主角突出,结构精当、表述洗炼而言,前
者确较后者有较大进步,因此也更便于现代的人阅读。但“数典不能忘祖”
,金庸、梁羽生等作者的确从还珠楼主地小说中继承吸取了不少东西,例如
现在武侠小说中几乎不可或缺的“丐帮”,最早便见于还珠楼主的《云海争
奇记》;有关“丐帮”的“内部规矩”和活动特点的描写,后来的小说也都
基本上依照还珠楼主的传述。侯公还谈了不少对还珠楼主作品因袭模拟的情
况;并说只是因为还珠楼主的作品大陆久已不传,所以一般读者才不了解这
些作品对后来的武侠小说的滋养与影响。侯公说了一大通,接着要我发表意
见。我打了个比喻,说金庸的小说好比颐和园,在国内的园林中规模较大,
结构精整,堂馆辉煌,景色宜人;还珠楼主的作品以其代表作而言,则如张
家界,九寨沟诸景,莽莽苍苍,广阔无涯,奇峰幽壑,观探不尽。从创作技
巧上来说,后来者更讲究是自然的;但就艺术内涵而言,则前人后人可以各
有千秋,不必强分高下。
改革开放之初,西欧某国有个华裔青年学者到北大访问,系里让我领他去见
几位著名的书家,画家。我见他虽然年轻,却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所知,而
且表示很热爱,因此也乐于和他交谈。见过几位书画家之后,他希望我隔日
同他到琉璃厂买些旧书,我也答应了。在琉璃厂中国书店,他一架架看得很
仔细,但没有找到要的书;又问店员,后院是否还有旧书可找,店员说没有
,他似乎很失望。回家路上,我问他究竟想买什么书。他说想买还珠楼主的
小说。我说这一类书大陆早已没有了。他说海外各地出版的还珠楼主著作,
他已买了不少;但希望在大陆找到最初的版本,留作纪念。他还说,他知道
大陆不会有新版的还珠楼主小说,但没有想到旧书也买不到。还珠楼主的小
说,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影响很大,大陆的人应该重视这一事实。整个中国传
统文化的“根”都在大陆,传统文化越是花繁叶茂,越能激发海外华人对“
根”的向往。最后他还说,像还珠楼主小说这样的作品是不会湮没的,时间
越久越会受到人们的重视。《西游记》《封神榜〉最初也不过是通俗作品而
已;过了几百年,它们就成为古典文学中的名作了。再过几百年,人们看《
蜀山剑侠传》,肯定会认为这是很了不起的历史文化成果。由于当时尚在改
革开放初期,我对这位先生的高论确实不便多发表意见;但到现在回想起来
,确实感到他的话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并且是有道理的。
侯公,沈公是我生平交情最深的两位老友,他们先后作了古人,我常常想起
以往相濡以沫的情景。拿到新版《还珠楼主小说全集》之后,我很快就想到
他们欣赏还珠楼主小说的热忱,以及他们说过的一些言论一二,以表思念之
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