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网

标题: 武侠精神与逃避主义 (上) [打印本页]

作者: 蓑烟    时间: 2019-5-3 15:23
标题: 武侠精神与逃避主义 (上)
武侠一词多见于“武侠小说”这个范畴之内。然,侠的涵义源远流长,并非只存在于小说之中。早在战国期间,华夏大地就兴起游侠之风,那时候的侠多为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之士。太史公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写道: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可见古人确实崇尚这种任侠之义,他笔下的游侠列传中,那些风流侠士多具有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侠”之风气,兴于战国,盛于西汉,辉煌于唐,没落于清。到今日,“侠”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故撰此文,以感今怀古,自娱之余,复以娱人。{事先说明一下,我自称喜爱武侠,但绝无标榜自己有侠客精神之意,相反,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与侠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的人,请各位看官莫耻笑在下~}

说道古人的任侠之风,就顺便说下,何为任侠?任侠精神 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义之所当,千金散尽不后悔;情之所钟,世俗礼法如粪土;兴之所在,与君痛饮三百杯”;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是荆轲、是聂政、是专诸、是李白、是一饭之恩的漂母、是救过伍子胥的渔女。不过,今天他们都在风中消散。再不见独行万里为曾允朋友一诺的男人,再也没有了“拼将一生休,尽君今日欢”的女子。高晓松在他青春无悔的文案里这样幽幽地写道:从小就被教导明哲保身,不要相信别人,何来的狂狷豪迈之气?何来风流洒脱的风骨?从来没有过年少轻狂,青春就是不完整的青春,读再多的金庸古龙也不管用。 是责任, 对家庭负责、对族人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为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风气负责……这是古人肩上的N座大山。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为别人奉献的义务,也没有权利向别人索取,只能为自己负责。《大学》开篇就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在今天成为镜花水月,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和平时期更像是一句空谈。于是,现今的我们坚持不长大,看日本漫画,听日韩偶像歌曲,玩网游,口号是“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咄咄逼人的自由泛滥,自以为是的狂妄自大,让责任感处处失守。而00后那一拨孩子,耳濡目染的是这一代人放任自由、无限延长的青春,他们怎么会知道责任感是何物呢?最近看了新版水浒传电视剧,编剧将原著中宋江骗李逵饮毒酒(宋江知道李逵若知道自己被奸人所害会聚众造反,怕他破坏梁山的名声)的情节改为,李逵明知宋江饮下的毒酒,就在宋江转身交代后事的时候,一举把剩下的毒酒全数喝下肚,“陪着哥哥一起死,黄泉路上便不再寂寞”,(我个人认为,这个改编,尤胜原著)还有吴用、小李广花荣在宋江坟前自缢,这些情节看得我潸然泪下,试问今日各位,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朋友甚多的人,有哪个朋友是真的值得你生死相随,又有哪个可以和你在黄泉路上结伴而行?!答案自然不由的说。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的这种任侠精神的没落。道义、忠义早已束之高阁,不复存在于众生之中。好吧,我又愤青了一把,而我自己,也没有做到。

武侠文化是我们华夏子孙特有的,西方是没有的,西方骑士精神和日本的武士道和我们的武侠精神虽然有共通之处,但是三者境界不可同日而语。三者的共同之处是“尚武”,但是西方骑士精神代表的是上层文化和贵族精神,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一种人格精神;日本武士道虽也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我们的武侠文化则是在“尚武”的基础上吸收儒家、道家、墨家和佛家思想的精髓,体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文化气魄,然又与儒、道、墨和佛家思想又有所不同,故有人说从某种层面上看,中国四大传统文化可归为:“武侠”、“儒”、“道”、“禅”。

作者: 卤拂嵌    时间: 2019-5-3 15:23

武侠一词,包涵的具象精神有太多太多,绝非三言两语道的尽、说得完。今有可辛小儿,拍一电影而取名《武侠》以欺票房,滑天下之大稽!某等不才,且说一说自己理解的武侠精神,以娱人娱己~

真性情,崇尚内心,绝不娇柔做作。

我觉得侠士精神首屈一指的便是这真性情,大丈夫。这种真性情绝非靠“演技”所能演出来的,纵然你在现实生活中城府再深,演技再好,**的境界再高,这种真性情是装不来的。真性情是对身边的人坦诚相待,不**,不虚伪,说真话,不阿谀奉承,不欺软怕硬。而这一点,做到的人却很少,可以这么说吧,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有戴着面具的时候,都会说言不由衷的话。北大孔庆东说:文化越高的人,越做不了大侠。为什么呢?文化越高的人,越会**啊,君不见想来只有草莽英雄,没有夫子英雄的。自古侠士多风流,这里的“风流”就是指放荡不羁,放浪形骸之外的人。只有像李逵这样的人,才可以做到“陪哥哥一起死”,才可以做到路见不平,两三板斧就过去。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塑造了很多这样的真性情人物,比如:胡一刀,路见不平,就是一刀!比如:万里独行侠田伯光,虽然这个采花盗好色,害了很多少女,但是和令狐冲称兄道弟,在和令狐冲“争”仪琳小尼姑的时候,真正做到重承诺,不耍诡计;还有令狐冲,韦小宝,虽然金庸大师一再告诫年轻人“要做令狐冲,莫学韦小宝”,但是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物中,都有真性情的一面,令狐冲就不说了,对政治权利免疫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一切,韦小宝呢,虽有一万个不是,但是他对朋友(康熙),对师父(陈近南)却是忠贞不渝,绝无二心,他好色,他就绝不想其他人一样装着正人君子一样坐怀不乱,他看到角色美女阿珂时,立马发下毒誓“我韦小宝就是天打雷劈,男盗女娼,不得好死...也要娶这位美女为妻”他毫不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就是想要,我就是有欲望。这才是真性情,真的做到忠于自己的内心。与之相反的是极度恶心的虚伪,就像林平之、岳不群之辈,口蜜腹剑,这种伪君子往往比真小人更可怕,岳不群被称为“君子剑”,实乃“君子贱”伪君子也!

有一技之长,能力压群雄,万夫不当。

武侠本身就是一种尚武的文化。“武”就是一种技艺。 而这个技艺的范畴则不仅仅是武功这一方面,只要是独特一种技能,只要是有用处的技能都是在这个范畴之内的。比如“偷”这个技能,平时是一般英雄好汉所不齿的,但是你看水浒传中的鼓上骚时迁,那是天下一大神偷,但是也是好汉,因为他用他的鸡鸣狗盗的技能帮助梁山英雄建功立业,做的是好事。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侠”是没有职业之分的,职业也没有好坏之分,就好比在那年四川地震时,有乞丐捐款,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侠”了,深得丐帮锄强扶弱的真传,纵然衣冠蓝缕又有何妨,你看看那衣冠楚楚的“士大夫”余秋雨,自称文化大师,却是诈捐啊,查到他头上,他说捐了30万,再查,他又说是价值30万的他的图书,我靠,哪有这样捐款的,把自己卖不出去的书拿去捐,真是恬不知耻。说道那次大地震,再说一句题外话,同是80后领军作家,出生在上海的韩寒第一时间组建小分队十分低调地前去现场救人,而家在四川自贡的郭敬明则高调宣布,他的新书《小时代》每卖出一本就向灾区捐款1分钱!我靠,大灾难面前他想到的还是自己的新书的销量!亲!一分钱啊!多亲切啊,我想到了 我在马路边 捡到一分钱...亲!每卖出一本二十几块钱的书,就向灾区捐款1分钱啊!包邮啊,亲!~~~扯远了~

大智大勇,敢作敢为。

真正的侠客都是具有大智慧的。绝非小聪明,小心思,小伎俩。 这种大智慧包括洞悉世间人情,觉察人间冷暖,悲天悯人,忧国忧民,包括自知之明和爱憎分明...张无忌是最“无能”的大侠了吧,很多人说他没有政治抱负,被朱元璋三言两语就支出来了,就连自己最爱那个女子都不知道。我觉得非也,张无忌正是具有大智慧,才会远离政治,因为他身上具备了我们都没有的一种素质——自知之明,他明知道自己不善于政治,故而放弃政治。这才是大智慧,本来我不大喜欢张无忌的,不过这一点真是让人好生佩服。我们今日很多的烦恼都是源于没有自知之明,都是自以为是的结果。大勇,才是真正的勇士,绝非鲁莽,这就是鲁智深和李逵的区别了。不解释。勇者无敌,勇,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像郭靖那样死守襄阳;勇,是萧峰血战聚贤庄,是武松单臂擒方腊,更是直面邪恶大势力的勇气,是“天子之怒 浮尸万里 匹夫之怒 血溅十步!” 更是“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未完待续~)
作者: 刘徇璞    时间: 2019-5-3 15:24
lz 分析得很透彻啊
我觉得 侠,是一种精神偶像,是正直、正义、诚信、重情重义、智勇双全等优秀品质的**体,是华夏子民从古至今向往的一种理想人。 不过这种人全才,古往今来都少之又少吧,不过这种品质,却是历来都受世人推崇的。 现在所谓要弘扬社会正气,也就是对这种侠义品质的继承吧。
侠的精神,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忠义礼智信”有相同之处,但是又没那么循规蹈矩的迂腐,多了些离经叛道的浪漫气质,崇尚自由,人格独立,与儒家思想维护纲常礼仪相反,它代表的更多是平民的意志,有种个人解放的意味吧。
“侠”不一定就是江湖绿林好汉、草莽英雄吧,崇尚自由,人格独立也是文人所注重的精神品质,而且也有不少豪放不羁的文人墨客,放浪形骸,纵情山水,同时关怀百姓疾苦,忧国忧民,他们没有过人武艺,但是凭着笔墨,抒发真挚感情,针砭时弊,反映百姓疾苦,同样需要勇气和才智,也算是侠吧。呵呵 扯得远了


作者: 蝠仞翩    时间: 2019-5-3 15:25
对 对 兄弟所言 正是我心中所想 侠 是没有一定的标准的 只要是利人利己 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 都可以是 侠
千古文人侠客梦 我辈虽不是什么文人 但是也有一个侠客梦啊 呵呵 是吧
作者: 豫迎逶    时间: 2019-5-3 15:25
听得楼上两位所言,顿开茅塞。武侠文化传承至今,到底传到了哪里,又在那些层次的人群之间传扬,这与这个时代的主流对武侠的认识程度庶无任何关系。正如两位所说,可大可小,一言一行,无一不关乎侠义二字。
滔滔言语颇显老练,足见胸中笔墨,本吧旨在弘扬武侠精神,但大多数朋友仅仅局限于几本武侠小说上,整日聒噪争吵不休,严重败坏了武侠读者和侠士的风骨。希望两位的讨论还能继续,也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加入讨论,针砭时政,从生活中体验出侠的存在与必要!






欢迎光临 武侠网 (http://wuxia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